對于今年的防水行業市場,到底咋樣,很多業內人士心里都沒底,民生證券李陽團隊給大家算了一筆賬。據他們測算,綜合地產與基建預期每年防水市場規模超過1700億元,未來一段時間保持穩健增長。這1700億究竟是怎么構成的呢?數據合不合理?
(1)地產防水需求與地產增量緊密關聯。預計2020年新建房屋防水市場約605億元,2021-2023年地產新建防水市場每年約為650億元~800億元。
(2)防水修繕時代已至,補漏修繕的“小修”市場可帶動百億市場空間,舊改催生“大修”需求,修繕規模遠大于短期補漏市場,具備新擴容點。預計2022年貢獻規模超600億元。
(3)基建防水規模有望超過200億元,高鐵是鐵路防水市場“主力”,地下管廊市場不可忽視。
地產端:新建+舊改+修繕
防水工程造價占比偏低,未來有望穩步提升。優質的防水系統可延長建筑使用壽命,增加居住體驗并大量節省維修補漏成本,但我國防水工程造價占比一直偏低,約為1%~2%,一般工程多為1%~1.5%,中高端項目部分可達1.5%~2%,與發達國家6%~7%的水平仍有較大差距(包含施工)。
防水造價占比低主因隱蔽工程不易發現品控問題。從工程端來看,即使防水設計優質,通常也會被修改以節約工程成本,如使用舊型、低標、非標產品,或者僅進行局部防水以拉低總體成本;從消費端來看,漏水問題具有一定隱蔽性,通常在1-2年,甚至更久才會暴露,因此消費端往往不能第一時間發現防水疏漏,從而無法規避可能帶來的損失。對標發達國家防水市場發展路徑,隨著市場加強品質監管、消費者提升防水意識,防水造價占比有望提升。
地產防水需求與地產增量緊密關聯。隨著“房住不炒”政策推進、恒大事件發酵,地產端增速預期承壓。但伴隨“新開—施工—竣工”的傳導,預計短期竣工繼續回暖。我們假設:(1)2020年防水造價占總體建筑造價的1.5%;(2)將地下室防水歸類為開工端(假設占開工端40%),室內的廚衛、屋面歸為竣工端(假設占竣工端60%);(3)結合2020年全國下半年省會城市住宅建安工程造價指標,預計2020年新建建筑建安造價平均水平為2400元/m2;(4)除地產新建房屋外,假設其他非基建類新建面積為地產新建的0.3;谝陨霞僭O,我們測算2020年新建房屋防水市場約605億元,2021-2023年地產新建防水市場每年約為650億元~800億元,保持穩定。
防水修繕時代已至。我國房屋滲漏率居高不下,若初始防水項目材料不良、施工不精,很容易帶來后續較高的修繕成本。建筑修繕內容包括外墻翻新、屋面改造、地下室維修、電梯井抗滲、混凝土結構加固、衛生間翻新、屋面防水防腐等,改造范圍廣泛。根據《建筑室內滲漏修繕技術規程》,一般局部滲漏宜采用局部修復措施,大面積滲漏、影響房屋正常使用、影響建筑物結構安全與使用壽命時,應采取整體修繕措施。
我們將防水存量市場拆分為局部補漏修繕與小范圍翻新的“小修”市場,及整體修繕的“大修”市場:對建成期不超過20年的建筑而言,對屋面、地下室防水拆除重裝的大范圍翻修較為少見,因此主要集中在短期修繕;而較為老舊的建筑(超過20年)可能需要重裝一定比例或全套屋面防水系統。
我們預計補漏修繕的“小修”市場可帶動百億市場空間。《房屋建筑工程質量保修辦法》規定滲漏期為5年,但據中國建筑防水協會調查,國內65%的新建房屋投入使用一到兩年內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滲漏,需要進行補漏,而六到八年需進行小范圍翻新。
我們假設:(1)建筑堵漏周期為5年;(2)屋面、墻體堵漏成本為新建防水成本的2倍,地下室為6倍;(3)僅有部分防水面積需修繕,且各部位僅修繕一次。
我們測算在修繕滲透率為20%的情況下,2022年防水修繕規模約為320億元。
舊改催生“大修”需求。2019年全國進入老舊小區改造期,預計2025年前完成71個老舊小區改造,總計40億平方米,2021年全年計劃開工5.39萬個小區(來源:住房城鄉建設部)。舊改催生大量屋面防水翻新需求。
我們假設:(1)房屋防水大修需求集中在舊改小區,未進行舊改的小區尚且不進行大修,而棚改導致部分老舊小區被拆除,因此不直接使用2000年以前的房屋存量面積作為基準;(2)去除地下室防水需求,防水造價占比減少1/3;(3)考慮翻新工程成本為新做防水成本的2.5倍;(4)假設老舊小區戶均改造面積為70m2;(4)考慮到部分小區不進行防水修繕,因此設置修繕率為50%~70%。
我們測算在修繕率為60%的情況下,2022年舊改帶動大修防水市場規模為340億元。
除舊改外,防水大修需求預計還會向其他類建筑擴容,例如城市更新中的工業廠房、商業設施等。
基建端:穩定持續增長
基建有關的防水場景主要是鐵路、城內交軌、地下管廊、機場等。我們測算基建防水規模在2021年達到200億元,未來海綿城市、綠色屋面種植等新應用持續滲透,預計催生更大需求空間。
高鐵是鐵路防水市場“主力”。為控制沉降、節約耕地及提高技術標準,高鐵建造采用以橋梁代路的建造方法,橋梁平均占比高達70%,遠高于傳統鐵路。例如,根據2010年京滬高鐵招標文件,全長1318千米中80.5%為橋梁,防水工程總額為20億元!缎聲r代交通強國鐵路先行規劃綱要》提出2035年全國目標建成7萬公里高鐵,平均未來每年新建成高鐵2180公里。我們測算近年高鐵防水市場在2019年達到峰值約130億元。
軌交需求持續增長。2020年全國在建軌道交通達到6797公里,其中,地鐵占據83.3%,因此城軌防水主要落點在地鐵。我們假設:(1)國內地鐵建造主要使用盾構法,多使用卷材作為防水材料;(2)全國每年新開工30條地鐵線路,站間平均間隔1.5km,地下線路平均長25km;(3)防水工程均價為75元/m2;(4)地鐵防水施工相對于防水材料的溢價為1.5-2倍。我們測算地鐵工程將為防水行業帶來每年約20億元市場空間。
地下管廊市場不可忽視。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包括人工煤氣、天然氣、液化石油氣、排水、城市集中供熱、供水等管道建設,地下屬性帶來防水剛需。2019年我國地下管廊建設長度為2226公里,根據地下管廊工程參考價及防水材料單耗,我們估計總量市場規模在50億元左右。
資料轉載來源:中國防水報道公眾號、民生證券李陽團隊。